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環保看點
- 2015-01-30
- 1045
1月25日,陜西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陜西省省長婁勤儉代表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總結2014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后對2015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關于生態環保方面,報告中指出:
2014年,陜西省單位GDP能耗預計下降3.3%,四項污染物指標全面完成計劃。
婁勤儉省長在報告中說,針對突出問題實施鐵腕治理,天藍地綠水清正在成為現實。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18.8萬輛,率先實現國V油品供應覆蓋全省,完成火電機組脫硫提標改造630萬千瓦,拆改燃煤鍋爐2347臺,關中地區煤炭消費出現負增長,工地揚塵得到控制,西安連續10個月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位。秦嶺保護和“一河兩江”治理力度明顯加大,提前全面完成秦嶺北麓西安段違法建筑整治任務,渭河三年變清目標如期實現,皂河等支流污染排放達標,漢、丹江水質穩定在Ⅱ、Ⅲ類。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深入實施,42個縣的122個鄉鎮、872個行政村示范項目全面完成,受益群眾超過130萬人。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341.4萬噸、3700萬米,節約標準煤172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任務。造林綠化497.6萬畝,保護恢復濕地146萬畝,退耕還林56萬畝。
關于2015年工作,婁勤儉省長在報告提出將嚴守生態紅線,實行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全面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單位GDP能耗下降3.2%,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0.5%、1.5%、1.5%和6%。
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將重點實施三大舉措:
“治污降霾·保衛藍天”——大力推廣煤炭清潔利用,全面推行超凈排放、熱電聯產、脫硝除塵技術,實施“兩個一百億”天然氣利用工程,以西安周邊100公里無煤化為目標,有序拆改城區燃煤鍋爐。年內全部淘汰關中地區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全省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0萬輛,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強化對工地、道路揚塵的日常監管,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和垃圾。建立省級及關中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體系,提早應對極端不利天氣下的霧霾污染。
深入推進大生態建設——把整治亂批亂建、違法采石開礦工作向秦嶺深處延伸,建設好秦嶺國家中央公園。啟動新一輪渭河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系統規劃關中水系,統籌實施堤防、蓄滯洪區、濕地等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開展漢江、丹江綜合整治,建立水源污染事故防范預警應急體系。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小流域治理等重點工程,搞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建設“百萬畝森林”和“百萬畝濕地”。加強煤炭采空區、塌陷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尾礦庫綜合整治,實施土壤治理修復示范工程,積極防治重金屬、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污染。
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嚴格落實環境準入、資源環境總量控制、節能減排責任考核等制度,全面推進節地節水節能。加快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從數量質量兩方面守住耕地紅線。堅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實行區域地下水開采總量和地下水水位“雙控制”。堅決淘汰未達標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企業和10萬千瓦以下燃煤小火電,全年淘汰落后產能64萬噸,節約標準煤18.9萬噸。支持商洛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建立全省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機制。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和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來源于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