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国产日产欧美视频,欧美一级片网址,日韩视频a,久久视频免费,青青草伊人

客服熱線:029-35970099

陜西新天地固體廢物綜合處置有限公司

請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網站手機版。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7年陜西省環境質量狀況發布會

  • 2018-03-27
  • 1201

3月26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17年陜西省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先生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先生,請他向各位介紹2017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郝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我們在這里發布2017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

一、基本狀況

2017年,我省三大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呈現"兩升一降",其中陜南、關中地區環境空氣質量有所改善,陜北地區環境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全省六條主要河流中,漢江、丹江和嘉陵江水質繼續保持優良,渭河干支流水質有所好轉,干流出省潼關吊橋斷面繼續保持Ⅳ類,無定河輕度污染,延河中度污染。石門水庫、王瑤水庫、紅堿淖同比水質無明顯變化,瀛湖同比水質下降。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92.8%,水量達標率98.67%。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

二、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17年,全省各設區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和西咸新區等13個市(區)均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監測和評價空氣質量。

(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2017年,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全省13個市(區)平均為6.08,環境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榆林、漢中、銅川、寶雞、楊凌、延安、韓城、西咸新區、渭南、西安、咸陽。

(二)優良天數。

2017年,13個市(區)優良天數為154~331天,平均為238.5天,最多的是商洛331天,最少的是咸陽154天,平均優良率為65.3%。

(三)主要污染物濃度。

2017年,各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范圍為63~136微克/立方米,最高為咸陽136微克/立方米,平均為103微克/立方;細顆粒物(PM2.5)濃度范圍為35~80微克/立方米,最低為榆林,35微克/立方米,最高為咸陽,80微克/立方米,平均為5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濃度范圍為12~36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濃度范圍為22~59微克/立方米,平均為4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范圍為1.2~3.0毫克/立方米,平均為2.3毫克/立方米;臭氧(O3)為132~201微克/立方米,平均為166微克/立方米。

(四)同比變化。

1.優良天數和重度以上污染天數

2017年,韓城、銅川、延安、商洛、安康、楊凌、西咸、寶雞等8個市區優良天數同比有所增加。

咸陽、西安、榆林、渭南、漢中等五個市區的優良天數同比有所減少。全省平均同比增加8.3天,其中關中增加7.5天。

韓城、西咸、楊凌、銅川、咸陽、漢中、渭南、安康等8個市(區)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有所減少。西安、寶雞、商洛、榆林等同比有所增加,延安同比持平。全省同比減少4.5天,減幅18.7%,其中關中地區減少7天,減幅19.6%。

2.主要指標濃度變化

(1)可吸入顆粒物(PM10)。較去年同比下降8%,其中關中下降9.8%。韓城、西咸、安康、商洛、咸陽、楊凌、銅川、寶雞、西安、渭南、榆林、漢中等12個市(區)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韓城,同比下降28.3%。延安與去年相比同比上升2.2%。

(2)細顆粒物(PM2.5)。全省同比下降8.1%,其中關中地區同比下降8.2%。楊凌、韓城、安康、西咸、銅川、商洛、渭南、咸陽、延安、漢中等10個市區同比下降,楊凌下降幅度最大,為21.6%,寶雞、榆林同比持平,西安同比上升2.8%。

3.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全省同比下降4.4%,其中關中同比下降5.0%,有9個市區同比下降,分別是:韓城、商洛、安康、西咸、楊凌、銅川、寶雞、漢中、渭南,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韓城,下降17.5%。榆林、延安、西咸、咸陽同比上升。

2017年,全省對122個縣(區),含市轄區和開發區空氣質量進行了監測,關中地區67個縣(區)空氣質量較好的10個縣,由好到差依次為:宜君縣、麟游縣、旬邑縣、長武縣、印臺區、千陽縣、澄城縣、渭濱區、隴縣、鳳翔縣。較差的10個縣(區),由差到好依次為:灃東新城、蓮湖區、未央區、經開區、秦都區、雁塔區、灞橋區、曲江新區、新城區、閻良區和閻良航空基地(并列)。陜北25個縣(區)空氣質量較好的5個縣(區),由好到差依次為:黃龍縣、甘泉縣、洛川縣、佳縣、延長縣。較差的5個縣(區),由差到好依次為:吳堡縣、府谷縣、神木市、延川縣、橫山區。陜南30個縣(區)空氣質量較好的5個縣(區)由好到差依次為鎮坪縣、留壩縣、鎮巴縣、佛坪縣、嵐皋縣,較差的5個縣(區)由差到好依次是漢臺區、城固縣、南鄭縣、勉縣、洛南縣。

去年冬防期以來的空氣質量,就是采暖期(從去年11月15日到2018年3月15日),國考10個設區市PM2.5平均8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PM10平均13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平均11.1天,同比下降41.6%。

特別是,西安市在全省10個設區市改善程度最大,PM2.5濃度同比下降29.7%,PM10濃度同比下降18.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下降51%,三項指標的下降幅度均位于全省第一位。

(五)自然降塵。

2017年全省11個市區降塵量范圍為4.45—15.02噸/平方公里·月,平均為9.46噸/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6.58%。年均自然降塵量最低為漢中市,最高為延安市。

(六)降水酸度。

2017年,全省10個設區市、韓城市、耀州區、三原縣、略陽縣和華陰市共15個市(縣(區))監測降水酸度,共采集雨樣844個,均未檢出酸雨樣品(pH值小于5.6的降水樣品),同比保持不變。

三、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2017年,全省84條河流177個國控、省控河流斷面(其中因洪水沖毀河道缺測2個)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65.1%,較去年同比上升10.9個百分點。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26.9%,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0%,較去年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

全省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5mg/L、0.692mg/L;與2016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11.8%,氨氮下降23.5%;與201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6.3%;氨氮下降31.0%。

石門水庫、王瑤水庫、紅堿淖同比水質均無明顯變化,瀛湖同比水質下降。

(一)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優。漢江、丹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共74個監測斷面全部為Ⅰ~Ⅲ類水質,水質穩定保持優良。

(二)渭河干流水質輕度污染。渭河干流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7mg/L、0.842mg/L;與2016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10.5%,氨氮平均濃度下降21.6%;與201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持平,氨氮平均濃度下降25.8%。

(三)渭河支流水質中度污染。渭河支流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8mg/L、1.369mg/L;與2016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14.3%,氨氮平均濃度下降15.0%;與201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5.3%,氨氮平均濃度下降25.2%。

27條渭河支流中,寶雞峽總干渠、黑河、石頭河、田峪河等4條支流水質優;白豹川河、黑河(涇)、金陵河、涇河、漆水河、漆水河(石)、清姜河、三水河等8條支流水質良好;灞河、北洛河、漕運明渠、灃河、澇河、千河、三道川河等7條支流輕度污染;石川河、幸福渠等2條支流中度污染;臨河、太平河、小韋河、皂河、沋河、新河等6條支流重度污染。

(四)無定河水質輕度污染。無定河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8mg/L、0.724mg/L;與2016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14.3%,氨氮平均濃度下降15.8%;與201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10.0%,氨氮平均濃度下降26.3%。

(五)延河水質中度污染。延河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3mg/L、1.878mg/L。與2016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上升4.5%,氨氮平均濃度上升31.1%;與201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8.0%,氨氮平均濃度上升45.8%。

(六)黃河中下游(陜西段)水質輕度污染。 11條直接入黃支流中,云巖河、佳蘆河水質優; 徐水河、仕望河、禿尾河、南洛河、?牛川等5條支流水質良好;澽水河、窟野河、清澗河等3條支流水質輕度污染;金水溝水質中度污染。

(七) 湖庫水質狀況。

2017年,石門水庫Ⅱ類、王瑤水庫Ⅲ類、紅堿淖劣V類,同比水質均無明顯變化;瀛湖Ⅲ類,與上年的Ⅱ類相比,水質變差。

湖庫營養狀態評價:石門水庫、王瑤水庫、瀛湖營養狀態均為中營養,紅堿淖中度富營養。

四、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

2017年,全省對2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監測。除西安灃皂河水源3月份(錳超標0.6倍)、4月份(錳超標0.8倍)、12月份(鐵超標0.5倍,錳超標2.5倍),灞浐河水源6月份(總α放射性超標1.6倍)超標外,其余26個水源均達標,水源達標率92.8%。

2017年,2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年總取水量64932.59萬噸,達標水量64057.56,水量達標率98.67%。

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全分析結果顯示: 11個地表水源地達標率為100%;17個地下水源地中,西安市灞浐河水源總α放射性超標,地下水源地達標率為94.1%。6個湖庫水源地除寶雞馮家山水庫營養狀態等級為輕度富營養外,其余湖庫水源地營養狀態等級均為中營養。

五、輻射環境質量狀況

2017年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陜西環保大廈等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連續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均屬于正常水平;西安市沙坡等23個陸地輻射監測點γ輻射累積劑量監測結果正常;我省20個土壤監測點樣品中放射性活度濃度屬正常環境水平; 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流經我省支流的8個斷面、10個飲用水水源地、6個水庫及2個地下水水體樣品中各種放射性活度濃度屬于正常水平,無異常情況;西安市廣播電視塔等52個電磁輻射監測點綜合電場強度監測結果正常;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等3個國家重點監管的核與輻射設施周圍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六、聲環境質量狀況

2017年,陜西省各類功能區共監測592點次,晝間、夜間各296點次。各類功能區晝間共達標273點次,晝間點次達標率為92.2%;夜間共達標205點次,夜間點次達標率為69.3%。

各功能區間比較:3類區晝間、4b類區晝間和夜間全部達標,其它各類功能區的晝間、夜間均有不同程度超標。總體來看,城市功能區晝間點次達標率高于夜間。

以上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全部內容,請各新聞單位據實進行宣傳報道。如果還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可與省環保廳宣教處聯系。同時,我愿意就有關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新華社記者:

我是新華社記者。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南指出,關中平原已成為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對此,在今年冬季之前,環保部門將會采取哪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在治理層面還存在哪些現實困難?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大家可能看到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去年已經是第一階段的收官年,在全國大氣十條當中,過去重點區域是三區十群,三區就是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珠三角,新的三年行動計劃國家正在制定,其中將三區的重點進行了調整。珠三角由于連續五年治理及PM10和PM2.5已經達標,因此珠三角退出全國重點區域。包括關中平原在內的汾渭平原一共有11個城市,包括陜西關中5個設區市,還有山西的4個城市和河南的兩個城市,將納入國家戰略,這一進一出所代表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有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對于關中地區來說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面臨的十分困難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關中納入國家戰略,將得到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同時,也面臨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以及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去年通過制定“1+9”專項行動計劃和冬防期執行的“1+5”行動方案,去年總體空氣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無論是優良天數、PM10和PM2.5,還有重污染天數的下降程度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橫向相比,尤其是在去年冬防期,盡管我們取得了較好的進步,但是過去曾經排在我們后面的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這樣一來,我們在全國重點區域的排名情況整體處于偏后的位置。因此,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2月24日召開了全省鐵腕治霾工作會議。今年正在制定新的三年工作方案,重點在鐵腕治霾、科學治霾和協同治霾。鐵腕治霾就是要強力的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科學治霾就是加大科研和科技支持力度,進一步更加準確的治理霧霾。協同治霾就是大家一起行動,除了關中各市區加大聯防聯控的力度,包括山西和河南在內,在國家的指導下共同加強跨省間的聯防聯動,這是今年采取的重點措施。

我們現在面臨的困難非常多,比如說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我們目前產業結構去年第二產業占到經濟總量49.8%,全國是40.5%,我們比全國平均水平高9.3個百分點,因此必須把產業結構偏重的狀況進行調整,這里有很多的硬措施,省政府三年行動方案,上周四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目前在進行修訂和完善,很快能夠下發。今年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要下大力氣。

能源結構調整,陜西的燃煤占能源結構總量比全國高8個百分點以上,去年全國是煤占能源總量的60%。

交通運輸結構,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有兩個數字,公路貨運去年占比75.8%,公路客運占比85.4%,這些都需要調整。

大氣污染治理責任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夯實,大家可以看到西安過去一直在關中設區市排名靠后,但是去年以來,由于工作力度的逐步加大,在關中地區同樣的氣象條件下,西安市空氣質量取得的進步比周邊的城市大。去年,西安市優良天數已經高于咸陽26天,高于渭南15天。特別是在去年進入采暖季以后,西安市四項指標,綜合指數、PM2.5下降程度、PM10下降程度,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數下降,剛才我發布的數據西安市下降了51%,這個采暖季比上一個采暖季重污染天數減少了一半。在工作層面上要進一步加大聯防聯動,我們要夯實各市區的責任。

重污染天氣成因以及霧霾治理成因方面還是很不足,今年起我們在科技廳帶領下,邀請國家級關于這方面的院士和科研團隊進駐關中地區,開展污染源解析,進一步研究,加大科學治霾和精準治霾的力度。

陜西網記者:

我是陜西網記者。在一些農村地區看到,地膜、塑料袋、生活垃圾等污染嚴重,美麗鄉村的建設也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課題,我想了解一下在農村環境整治這方面我省有沒有一些什么針對性的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關于農村環境保護,一直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家可能也看到,國家將農村的面源污染控制的職能調整到生態環境部,因此未來我們在打通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環保工作方面進行了新的統一。這三年來,省委、省政府在農村環保方面也高度重視,先后發過三個重要文件,《關于加快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意見》,(陜政發〔2016〕18號);《關于推進全省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陜辦發〔2016〕27號)文件,特別是今年(陜辦發〔2018〕5號)文件,提出《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前兩個文件可以說更多的是監管,后一個文件是從源頭上,從綠色發展的角度上綜合考慮農村的環保問題。主要開展的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在農村地區對村莊周圍的好水,我們叫飲用水源地加強保護,對周邊農村的差水,也就是水質比較差的要加強治理。今年還要抓56個縣835個村莊的治理,我們確定了5項任務,一是飲用水源地保護,二是污水垃圾處理,其中垃圾定點要達到百分之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農村畜禽養殖糞便處理,這項指標要達到70%以上,70%的農村畜禽養殖糞便得到妥善的處置。工礦企業污染治理,對過去遺留在村莊農村的工礦企業加強治理,防止對村莊產生遺留環境問題,一些企業關閉了場地要進行處置。加強農村的生態創建,創建生態村、生態鎮、生態縣,提高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過去取得的成績主要是,在2013—2017年,累計投入了35.7億元,其中中央投入18.9億,省級投入9.7億。我們在96個縣(區),6045個村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共建成飲用水源保護工程2431處,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185處,建設垃圾中轉及處置設施231處,配備各類生活垃圾收集車2.36萬輛,建設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1821處,農村環保收益總人口接近880萬。

通過以上的采取,一批危害群眾健康、社會反響強烈的農村環境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特別是陜南的南水北調區域,關中的渭河流域農村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農村群眾的環境意識明顯提升,綠色文明的生產生活習慣正在逐步養成。

三秦都市報記者:

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我們從材料里看到,漢丹江、嘉陵江水質優,渭河水質及無定河水質有明顯好轉,2017年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達到了這樣的效果?下一步,將如何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去年以來,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很大的力度,主要是建立了兩個機制,去年河長制、湖長制,是水利部門在抓,通過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建立水污染防治的聯防機制,涉及到水的部門齊抓共管。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今年的職能有所變化,部長介紹的時候是打通地上地下,過去的地下水,排污口的設置,功能區劃分都在不同的部門,今年起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將這些職能進行了重新整合。去年我們在這方面通過加強聯防聯控,聯合調度,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去年,一共實施了三個計劃,一是2017年水十條防治計劃,也就是在國務院水十條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陜西的2017年工作方案。去年渭河流域新三年鞏固提高工作方案,這項是2015—2017年,去年是收官年。漢丹江流域去年按照水污染防治2014—2017年工作方案進行實施,因此在去年一共有3個方案涉及到水污染防治,我們在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考核問責的力度。去年將水質的出境斷面每一個設區市出境水質納入省委、省政府對各市的考核,把涉及到水污染當中的兩項指標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少情況也納入到省市目標責任考核。同時,去年進一步加大開展流域污染補償,設定了目標,達不到要繳納一定的補償資金,也就是處罰資金,把這些錢集中起來財政部門統一用于污染治理。

2013—2017年,通過開展生態補償,省級財政共收繳資金3.19億元,所有的資金都用于水污染防治。我們在水污染排放標準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對我們來說是秦嶺的南、北,全部執行了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什么這樣做?是因為按照國家的標準已經不能保障現有的水質,所以必須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建設了一批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去年底全省共建成了125座污水處理廠,這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到85.3%,這個水平在全國處于中上水平。另外,建設了99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使我們縣級以上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0%。如何進一步提升水質?今年要采取四項措施。

一是推進水十條工作方案的制定。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正在制定陜西省水十條2018年工作方案。二是大力實施河長制和湖長制。聯合水利廳針對不同的河流制定一河一策的措施,加大預警通報的力度,促進各級河長能夠加大各自的轄區水污染防治。三是開展專項督查,還要開展消滅劣五類斷面專項行動,對不能達標的還要開展實施不達標斷面的達標方案。四是要破解總磷總氮的治理瓶頸。大家看到,灜湖水質由Ⅱ類變成Ⅲ類,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總磷指標在上升,因此在漢丹江流域關于總磷、總氮的問題要加大研究和治理力度,進一步降低總磷、總氮的排放,改善水質。

剛才看到了,我們取得成績的同時,渭河支流現在問題比較突出,雖然干流水質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渭河流域核心是支流的排放,為什么這些支流有的是中度污染,還有六條是重度污染,主要是支流兩側生活污水排放擴張的情況趕不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所以有一定量的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到支流,通過支流又進入到干流,因此,對這些處于中度和重度的支流要加大污水處理的收集率和污水的處置率,進一步提高干流水質。

華商報記者:

我是華商報記者。2017年西安優良天數180天,同比減少了12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氣增加了3天,是哪些因素導致的?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我們看到,去年西安市優良天數同比減少了12天,主要是發生在去年1月、2月,上一個采暖季,2016年11月15日到2017年年初3月15日,同全國一樣,關中地區出現了大幅的反彈,與當年全國整體氣象條件有很大的因素,也與我們連續在抓了多年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一些成績的基礎上出現一定程度的松懈有關系。西安市2013年的優良天數180天,到了14年達到了211天,15年達到了251天,所以認為情況會非常好,結果去年年初和前年年末這一個冬季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些數據導致全年數據出現了問題,剛才我給大家介紹了一組數據表明了西安市治理的成效是在去年11月到今年3月,這個采暖季出現的情況非常好。

去年還有一項指標,在考核每一個單位的時候,有一項群眾測評,去年西安市16年指標由于污染反彈,老百姓在冬季感官狀況非常不好,西安市環保局在老百姓滿意度最后一個,2017年所有部門當中,排在第二名,這個數據的變化也能反映出空氣質量出現的變化。去年,省委、省政府把治污降霾調整為鐵腕治霾是從3月份開始,采取了比以往更加嚴格的措施,所以取得了更好的成績。

重度污染以上天數的增加也是在去年1、2月份,發布是2017年度,如果從3月份到今年3月份發布的話數字就會非常好看。今年的優良天數國家約束指標有兩項,一項是PM2.5,一項是優良天數。PM2.5的考核就是拿全年每一天數字的平均值,還有一項是當天的優良天數,當天的指標我們考核的時候用六項指標,空氣當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誰最高就選誰。在考核的時候由于這項指標本身結構出現了問題,今年的180天跟去年的180天可能完全是不同的兩種,因為今年的夏天臭氧的超標導致了優良天數的大幅下降,西安去年有61天臭氧超標,因為臭氧招標導致夏天看到天氣非常好的時候,但是考核的時候不算優良天,臭氧可能只是略微輕度超標,指標在150以下,從感官上跟往常一樣,明明天非常好,因為這項指標當天下午2—5點出現超標,一旦超標就定為污染天。今年的污染天跟去年的污染天比較的時候,要比較冬季和夏季的污染天,結構不一樣。由于大氣污染治理進入第二階段,隨著顆粒物PM2.5和PM10下降,由于到春天以后,沙塵暴過去以后感官非常好,由于生產生活水平的排放提高,排放揮發性有機物VOCs,加油站排出來的氣態狀態下的物質進入到空氣當中,在光照的情況下和二氧化氮產生反應形成了一種物質叫臭氧,這種指標一超標導致今天就不是優良天了。今年要完成優良天的目標肯定是非常困難,為什么下面定了指標,這個指標是不同的發展階段取得了成績被國家固化了,把這個指標就定為我們的指標,我們現在面臨的困難是冬天控制顆粒物,夏天還要控制臭氧,現階段對臭氧的治理難度非常大,我們從國家和省級層面應對臭氧治理上準備不足,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還不到位,因此今年新的三年方案出臺之后,我們要向大家進行發布,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加強夏季錯峰生產,過去錯峰生產大家只感到是冬季,包括機動車限行。今年夏季會首次采取對重點行業夏季錯峰生產,有一些錯峰生產在冬季徹底停下來了,夏季的錯峰生產,計劃把涉及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重點企業從早上10點—下午4點不能生產,涉及到的幾個行業,石化、噴涂,產生發揮性有機物的印刷行業,生產的時間從白天調到晚上,生產不影響,排放總量不變,但是空氣質量就改變了,類似這樣的措施今年會加大。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s_DSC2707.jpg


s_DSC2698.jpg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發布2017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


0